CCPCC 2022 隆重开幕 | 第十一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隆重召开!
2022年7月8日-10日,由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广东省胸痛中心协会联合主办,由胸痛中心总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承办,胸痛中心(广州、哈尔滨、厦门、武汉)认证办公室、胸痛中心(上海、天津)再认证办公室、广东省护理学会胸痛专委会协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在广州花园酒店隆重召开!会议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
开幕致辞
首先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副主席、中国胸痛中心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向定成教授致欢迎词表示,第十一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在几经延期后,今天终于如期开幕!向主任代表大会组委会,向在百忙中莅临本次大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的和最衷心的感谢!中国胸痛中心大会是我国乃至全球胸痛中心领域里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平台。十一年来,大会汇集了全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医院领导、心血管内科、急诊、院前急救、护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为我国胸痛中心乃至整个急救体系建设的规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向定成教授
随后向主任介绍了与会的专家,他们分别是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领导,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主席、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葛均波院士,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执行主席、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中国胸痛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广东省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医政处领导,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处长,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处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郑溪水院长等领导,中国胸痛中心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方唯一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北京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王乐丰教授、武汉亚心总医院苏晞教授、解放军920医院杨丽霞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颜红兵教授,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医院王景峰教授、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世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伍贵富教授等许多著名专家。
会议致辞
开幕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院长郑溪水为大会致欢迎词。郑院长首先代表南部战区总医院,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南部战区总医院和胸痛中心建设发展的国家、省市卫健委机关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全国胸痛中心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随后郑院长表示,2011年3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向定成主任为核心的心血管内科和急诊科团队率先在国内建立了以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为理念的胸痛中心,通过整合本地区医疗资源,实现了院前急救、基层医院与大型医院院内救治的无缝衔接。作为国家胸痛中心的认证办公室、依托单位和全国最早的胸痛中心示范基地,从2012年至今,先后接待了5000多家医院的领导和专家到院参观指导。
在国家、省市卫健委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经过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胸痛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胸痛中心救治网络基本形成。从以治疗为中心到以预防为中心、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胸痛中心实现了心血管疾病的全程管理。健康中国行动强调重大疾病的预防,如何实现救治与预防的结合,胸痛中心作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实践证明,胸痛中心的理念与医疗模式符合中国国情,与现阶段我国急性胸痛疾病的救治和我军卫勤保障要求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水平相适应,符合“以人民健康为核心,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服务”要求。
回首来时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
胸痛中心十一年,我们走过哪些路?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执行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霍教授是推动全国胸痛中心体系建设的主要引领者,也是多份国家卫健委有关胸痛中心建设文件的主要推动者,为全国胸痛中心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对中国胸痛中心过去的十一年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
霍勇教授表示,十一年前为了改善我国的急性心梗救治现状首次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胸痛协同救治理念,在过去的十年里面在各位专家教授的努力下,我们建立了胸痛中心的理论和医学模式,从2011年建立了第一个区域协同救治型胸痛中心,到2013年制定《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再到2016年胸痛中心总部的成立,我国的胸痛中心从萌芽阶段艰难起步一直到制定标准整合资源,至今一直在探索前行。目前在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的支持和领导下,在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胸痛中心正在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历经十一年,已经形成了政府领导、行业推动、医疗机构参与、社会支持的实施路径。目前全国胸痛中心建设数量达5300多家,全国304个地级市、州、地区至少有一家胸痛中心完成了认证,基本形成了全国胸痛中心的救治基本网络。过去十年来胸痛中心的成立有效提升了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内救治质量,改善了医疗服务显著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内死亡率,累积救治了超1000万例胸痛患者,即使在疫情下胸痛中心也持续发挥在重大疾病救治中的关键作用,成绩斐然!
起航新征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
胸痛中心第二个十年,我们将往哪里去?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多次在全国两会上发声,推动国家心血管疾病救治相关顶层设计的政策制订。同时担任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主席、认证监督委员会主任委员,为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在健康、规范的轨道上运行提供了机制保障,是中国胸痛中心事业的杰出领导人,他对胸痛中心的未来十年发展作出了规划与展望。
葛均波院士表示,第二个十年胸痛中心迈向加速“新”时代,我们在接下来的一个十年逐步实现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胸痛救治站点全域覆盖、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为中国百姓提供高效的急性胸痛救治医疗保障,实现县县有胸痛中心、乡乡有胸痛救治单元的目标。另外,在第二个十年,我们应该延伸胸痛中心的建设内涵,建立“主动健康”模式,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充分利用可穿戴设备,构建主动健康管理模式,进一步缩短从发病到首次医疗的接触时间。加大大众科普、推广心肺复苏及配套技术、设备,构建全域救心圈。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我们要充分依托数字化技术、以物联网串联为基础,打造有序、连接、高效的“智慧”胸痛中心全流程管理模式,以胸痛中心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构建科研平台,探索AI应用,提升科研效率,AI辅助诊断技术的应用和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提升。回首来时路,启航新征程,未来的十年必将是胸痛中心蓬勃发展的一个十年。
会议现场
回首来时路,起航新征程
铿锵之音,传播时空万里;星星之火,燃遍神州大地。十一年来,在国家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和行政支持和全国胸痛中心建设者们的勇于担当、戮力同心下,中国胸痛中心事业取得了累累硕果。第二个十年,中国胸痛中心大会将不忘初心再发展。
开幕式嘉宾合影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首来时路、起航新征程!本次开幕式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赞誉,既是中国胸痛中心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也是中国胸痛中心开拓创新、繁荣发展的新起点。